管道管理對話(21):管道完整性管理培訓心得
來源:《管道保護》雜志 作者: 時間:2018-8-2 閱讀:
編者按: 根據國家能源局等五部委關于推進管道完整性管理工作的要求, 6月下旬, 1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不同崗位的學員參加了由中國石油和化工聯合會舉辦的“油氣輸送管道完整性管理培訓班”,并進行了結業考試。本刊編輯部邀請部分學員談一談學習心得和建議。
孫孌芬(中國管道學院副教授,從事管道工程技術教學及科研工作): 培訓班以GB 32167-2015《油氣輸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規范》為主線,由從事管道建設、運行、完整性管理等方面的知名專家講授了管道設計與施工基礎、管道完整性數據與平臺技術等八大內容,既介紹了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基礎知識,也以圖片、視頻以及工程案例的形式重點介紹了管道完整性管理六個環節的基本做法。本次培訓的培訓方案及課程設計合理,內容豐富,安排緊湊,教學效果好。
2005年因工作需要,我開始研究管道完整性管理并應用在教學、科研之中。但是,由于缺乏實際應用經驗,很多問題一直百思不得其解。通過這次培訓,極大地豐富了知識,受益匪淺。主要總結如下:
數據對齊。馮慶善高工和袁泉高工提出數據對齊可采用坐標對齊和焊縫對齊兩種方法,對齊的基準應以較高的數據為準,且采用統一的數據模型有助于數據的應用、坐標與里程互換的需要以及基于位置的檢索。
管道應急管理。通過李景昌副處長的講授,我認識到管道應急管理包括預案管理、資源管理與作業管理,了解了管道應急處置的方法與程序,尤其對如何更有效發揮地方政府、醫院、消防等部門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管道地質災害識別。鄧清祿教授以忠武管道為例,淺顯易懂地講授了管道地質災害風險識別的,讓我初步掌握了管道地質災害的概念、分類、特點以及識別方法,并了解到現場調查是地質災害調查的主要手段,遙感調查、無人機現場調查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光纖光柵等技術可以用于地質災害的預警監測。
效能評價。馮文興博士在《管道完整性管理體系建設與審核》課程中介紹了效能評價的基本方法及適用范圍,實用方便。
考慮到工作崗位及需求的不同,建議進行更加有針對性的培訓,如將培訓對象分為管理人員與技術人員等。
王貴濤(中國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設計分公司線路專業總工程師): 本人作為一名管道線路設計人員和公司技術負責人,一直在跟蹤學習管道完整性管理理念和技術。由于受工作所限,管道完整性管理這些年來的應用多限于項目前期(設計階段)和管道建設期,對管道運行和報廢等僅限于個人的片面認識。通過培訓學習,我個人對管道完整性管理有一個比較全面、深刻的理解,對以后的工作也有比較好的促進作用。
首先,通過培訓對完整性管理在整個管道全生命周期的重要作用認識更加明確。了解在項目的不同階段實施完整性管理的內容和工作,指導項目設計階段就必須按照管道完整性管理要求開展工作。
其次,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基礎是不斷更新的,與管道相關的各項數據采集和資料完整必不可少,要求在設計和建設階段作好數據采集和錄入,在管道投入運行階段就可以保證管道處于完整性管理之中。
第三,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應不斷探索新技術和新手段在管道檢測上的應用,便于更好掌握管道的實際狀態,為管道完整性評價以及預先防范事故發生創造條件。
第四,高后果區識別和劃分是管道完整性管理的重要部分,在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就要作好調查和研究,為項目后期的設計、建設和運行管理提供支持。
第五,地質災害對管道的危害是災難性的,在項目設計初期就要對管道線路周邊進行識別,避開重大地質災害區,對于不可避讓的小型災害要進行治理。在管道建設完成后,隨著運行的開始,地質災害的識別是不可間斷的,特別是進入雨季之前,應該對于重點段加強識別,必要時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隱患,避免災難性后果的發生。
管道完整性管理培訓班課程設置比較合理,內容能夠涵蓋管道全生命周期各個階段,同時對完整性管理行重點講解,對相關法律和標準也進行詮釋,讓不同人群對管道完整性管理都有認知和提高。
莊楠(中國石油管道公司大慶輸油氣分公司管道管理工程師,從事管道完整性管理、陰極保護等工作): 這次培訓班從方案和教材都體現了聯合會完整性技術中心專家們的良苦用心。授課老師對法律法規、行業標準、管理現狀都有深入研究和獨特的見解,有足夠多的現場經驗,提供給我們很多典型案例分析,梳理出專業工作流程及建議,提出崗位操作、技術分析等方面容易忽視的問題和不足。
因為我個人服務的輸油管道存在較低的交流干擾,找不到干擾源無法有效處置。葛艾天老師的課提醒了我要考慮土壤酸堿性和介質輸送溫度,再結合交流干擾數據,決定是否啟用特殊情況的陰極保護準則。馮慶善老師的《油氣管道管理法規標準》課程將法律法規按發布部門、強制類別、標準分級等分類梳理,劃出文件重點,對我們學習文件,規范管理,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提供很大幫助。最后一節課,馮文興博士解答了我關于“效能評估”的疑問,完整性管理六步法最后一步我一直做得稀里糊涂,認為前幾步做完了就應該一次比一次效果好,卻一直沒有考慮過分專業分指標一一進行評估,這有可能造成對下一年度的完整性管理重點方向把握不準確,是要注意避免的問題。
參加這樣的培訓受益良多,我將把知識帶回單位,在給本專業人員培訓宣貫的過程再進行鞏固學習,充分討論,不失為學習提高的一種延伸。
孫玉龍 (大連祥豐石化裝備有限公司,工程師): 培訓內容豐富、培訓課程理論聯系實際,不但認識到管道完整性管理對于管道防護的重要性,而且對于GB32167-2015《油氣輸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規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是一名從事管道變形及地質災害智能監測的專業工程師。我所從事的工作需要我擴大知識面,充分了解管道完整性管理的理論體系和方法,以及相關的檢測和專業數據的重要性,從而更好地理解管道變形及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在管道管理中的作用和位置,在長期的項目實施過程中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鏈,在數據分析和預警預測中更加重視綜合分析和預警預測的效率,更好地服務于管道的安全運營。
通過三天的學習,我認識到風險識別進行事故預防是完整性管理中重要的一環。隨著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推行與實施,對于地質災害、第三方施工等風險越來越重視,如何識別預防也是這一環節的關鍵點。另外,如何將管道變形智能監測與管道完整性管理結合,用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方法指導監測預警,是我和同事一直在思考探索和實踐的問題。
我管理的項目已經實現了與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統的對接,一旦出現預警,相關部門就要采取行動,形成風險監測的閉環管理。下一階段,我要結合本次學習的收獲和公司的發展方向,進一步提出系統對接的優化方案,為智能監測預警系統與管道完整性管理對接融合提供更多的建議和支持。
我也計劃把本次學習的內容和心得以專題形式分享給公司的其他同事,帶動大家一起將管道完整性管理理念付諸于工作實踐之中,以更好的服務于管道運營單位,成為一名合格的管道衛士。
姜征鋒(中亞管道有限公司管道運行管理部副科長、工程師): 參加此次培訓,有兩點體會,兩個收獲。 體會之一,這是一次國家層面有需求、協會牽頭舉辦的培訓。GB 32167發布實施以來,政府對企業的管道完整性管理提出了具體要求,此次培訓通過宣貫完整性管理理念、方法,使這一科學的管理工具為石油行業員工所掌握,培養合格的執證上崗的完整性管理人員。
體會之二,這是我們公司急需的一次培訓。中亞管道有限公司在完整性管理方面尚處在完善建設階段,這次培訓提供了一次找差距、學習交流、深入系統了解完整性體系的機會。
收獲之一,此次培訓師資力量雄厚,授課老師教學水平高,授課課件精心準備。有企業管理方面的專家、有大學教授,他們都具有豐富的管道完整性管理的經驗,授課繪聲繪色、圖文并茂,讓參加培訓的每個學員開闊了視野,掌握了完整性管理的基本要點。
收獲之二,此次培訓時間安排緊湊,教學內容十分充實。為期三天的學習,白天加黑夜模式,教學內容不僅涵蓋完整性管理技術基礎、內檢測與完整性評價基礎等完整性知識,還涵蓋了管道設計和建設知識、陰極保護知識、應急管理知識、地質災害知識、管道保護知識等,內容十分豐富,培訓以GB 32167為主線,貫穿了管道管理所需的各類專題知識講座,老師講的“來勁”,學員聽的“起勁”,拓展了知識面和基本功。
張瑞志(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華北分公司魯皖輸油管理處管道通信部主任 ,經濟師): 盡管培訓時間只有短短的三天,感覺還是收獲頗豐。在專家學者的講授下,對管道完整性管理有了一次全面系統的認識。管道完整性管理是一個長期的持續循環的過程,需要管道企業明確管道完整性管理的負責部門和職責要求,積極采用新技術,并對完整性管理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取得相應的管理技能。
具體來講,作為一名長輸成品油管道的基層管理人員,在推進管道完整性管理的過程中,首要任務就是要帶領和引導大家做好日常管道管理基礎工作,“干好要記的、記好所干的”,采集記錄好各種與管道管理活動相關的信息資料。二是要善于研究分析、整理應用,包括管道設計建設、生產運營期間產生的檔案資料,地理環境信息及管道內、外檢測數據等,找到精確度最高的數據作為基準,實現管道信息的數據對齊。三是要爭取領導及各有關部門的支持、配合,盡快搭建、完善管道完整性(智能化管道)管理信息平臺,實現對管道信息的數字化存儲,將各類孤立的信息關聯起來,實現共享,為管道應急處置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持。
2017年第4期(總第35期)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