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管道保護法的幾點建議
來源:《管道保護》2023年第1期 作者:帥健 時間:2023-1-31 閱讀:
帥健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油氣管道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設施,也是危險化學品的運輸工具,法律是其安全運行的重要保障,《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頒布以來的法律實踐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對目前實施中出現的不足與問題,需要認真研究并及時加以改進完善。
明確管道周邊區域劃分。管道保護法從保護管道的角度提出了“5米”要求,但未從管道事故影響范圍、應急救援等角度考慮管道對公共安全的影響。從過去一段時間以來油氣管道規劃、建設、運行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典型事故反映出的問題來看,應深入研究油氣管道事故的影響范圍,并借鑒國外關于油氣管道周邊區域劃分與距離設定的做法,進行油氣管道周邊區域劃分與距離設定。
建立油氣管道最低安全標準。油氣管道在其全生命周期內不可避免地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因此,要求油氣管道設施要有一定的抵抗外部影響的能力。建議考慮對管道設施的設計、安裝、檢查、測試、建設、推廣、運營、更換和維護建立最低安全標準。
將油氣管道完整性管理寫入法律。完整性管理是國內外應用實踐所證明的先進管理模式,國內有關部委也對推行管道完整性管理提出了要求。目前管道保護法并未涉及管道完整性管理,有必要在修法中予以考慮。
適當擴大管道保護法的適用范圍。目前管道保護法的適用范圍主要是長輸管道,但近年來的管道事故,不僅僅只有在長輸管道發生,在其他類型管道發生的事故也產生了嚴重后果,有必要擴大管道保護法的適用范圍。
創新油氣管道安全的監管模式。當前,油氣管道安全呈現多頭管理模式,甚至管道保護和管道安全的監管分屬不同的部門。此外,如果擴大管道保護法的適用范圍,同時也會出現油氣管道分屬不同的部門,無疑加大了管道安全的監管難度,在這方面,有待于監管模式的創新。
作者簡介:帥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博士生導師,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負責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壓力管道安全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公共安全學會理事,中國力學學會MTS材料試驗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特種設備檢驗協會危化品常壓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甘肅省管道保護協會理事,北京市應急管理學會監事長。從事油氣生產安全的教學與科研,主要研究方向油氣儲運結構安全、風險評估、事故應急。代表性著作《管線力學》《管道及儲罐強度設計》《油氣管道完整性管理》。聯系方式:010-89733772,shuaij@cup.edu.cn。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