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黄色性爱视频久久_国产一级a爱做片免费播放_欧美黄色一级级视频_一级黄色无码高清视频_亚洲A级黄色视频免费看_三级片黄色91乱伦_日韩一级免费毛片在线观看_一级黄片无码系列大全在线播放_黄色视频一级在线

這里寫上圖片的說明文字(前臺顯示)

18719811719
  • 內頁輪換圖
  • 內頁輪換圖
  • 內頁輪換圖

觀點交流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熱點對話

焦點對話(49)加強政企合作 應對管道外部安全挑戰

來源:《管道保護》2023年第5期 作者: 時間:2023-9-25 閱讀:

《管道保護》編輯部:油氣管道作為沒有圍墻的線性工程,經常面臨第三方施工損壞、違法占壓、打孔盜油、高后果區無序增長等外部安全挑戰。政府主管部門如何加強監管、管道企業又應采取怎樣的對策,保障管道高質量發展?本期我們邀請了貴州省、山東省等管道保護主管部門以及管道企業相關負責人,就此暢談經驗體會,以饗廣大讀者。

 

以績效評價為抓手 高質量推動管道安全保護工作


趙溫躍

貴州省能源局

 

第三方施工損壞、占壓是導致油氣輸送管道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據統計,因施工挖掘不當行為引發的管道失效后果占比高達40%左右。這與油氣管道企業缺乏有效的管控手段有直接關聯。多數情況下,需要政府及有關部門及時介入才能避免事件的發生。如果政府方面態度不堅決或介入遲緩,就會導致問題和隱患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直至事故發生。

近年來,貴州油氣輸送管道建設加快。截至今年7月,全省已建成投運各類油氣輸送管道共26條,總長約3191公里,預計2025年將突破5000公里。隨著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管道沿線建設施工活動增多,野蠻施工、亂挖亂建亂鉆、隨意堆放棄土等危及管道安全情形時有發生,管道安全保護形勢日趨嚴峻。

貴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制定了《2023年度貴州省市縣推動高質量發展績效評價實施方案》,將安全生產作為對市、縣級人民政府推動高質量發展重要的績效評價指標之一。具體評價指標主要是管控管道沿線第三方違法施工和占壓,促進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主動履職,加大管道沿線第三方施工、占壓的管控力度,同時也間接推動管道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減少危及管道安全的情形發生。

針對近年來我省發生多起第三方施工、違章占壓危及管道安全和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管道保護職責落實不夠的問題,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省能源局將管道安全保護納入全省推動市縣高質量發展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制定了相關考核指標,對象為各市(州)人民政府,具體扣分標準如下:

(1)未按照規定組織第三方施工單位與管道企業協商確定施工作業方案,違規施工危及油氣長輸管道安全的,每次扣0.1分;

(2)發生第三方違規施工造成油氣長輸管道本體或附屬設施受損的,每次扣0.2分;

(3)發生第三方違規施工造成油氣長輸管道泄漏事故的,每次扣0.5分;

(4)發生第三方違規在油氣長輸管道上方或周邊堆放棄土、礦渣等危及油氣長輸管道安全且30日內未完成清理的,每次扣0.1分;60日內未完成清理的,扣0.2分。

各地比照制定了本區域的具體實施方案,切實將管道沿線第三方施工、占壓的管控責任傳導至有關部門和單位。方案實施以來,我省管道沿線再未發生第三方施工、占壓危及管道安全的突出事件,借助績效評價考核高質量推進全省管道安全保護工作。 

作者簡介:趙溫躍,貴州省能源局能源安全監管處副處長。

 

重視管道高后果區存量與增量管理


胡江鋒

國家管網集團西部管道公司

 

西部管道公司地處“一帶一路”核心區域,近年來隨著西部地區城鎮化不斷推進和新基建的大規模實施,“管地之爭”“城進管退”等矛盾逐步升級,管道周邊新增高后果區呈上升趨勢。高后果區的管理作為管道完整性管理的重要一環,當務之急是落實高后果區“管好存量、嚴控增量”的風險管控措施,將過去由管道企業單方面被動應對,努力轉變為政企合作、責任共擔,切實保障管道周邊人員生命和財產安全。

一是摸清高后果區家底。開展高后果區基礎信息全面排查,掌握管道周邊居民人口分布、安全設施、地下管網等公共資源布置以及管道本體檢測等信息。通過衛星遙感影像、無人機航拍等高科技手段,消除高后果區現場復核過程中“因人而異”的誤差。根據管道周邊環境變化,動態開展管道高后果區調整,主動將高后果區資料向地方政府報備。

二是管好高后果區存量。持續開展管道高后果區“低老壞”問題專項整改,扎實做好管道高后果區質量督查,突出高后果區識別結果分級審查。根據不同高后果區類型和等級,制定針對性分級防控體系,探索新技術新方法的運用,采用視頻智能監控、光纖預警、無人機巡護等空天地一體化手段實時監測,及時阻止危害管道安全的行為。定期開展應急演練,檢驗高后果區“一區一案”以及相關應急預案的準確性和適用性,提升突發事件應急協調聯動和處置能力。

三是控制高后果區增量。建設前期開展管道高后果區識別,與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充分溝通,通過優化路由選擇,合理避讓已有或將要規劃的人口密集區、敏感水域及環境保護區,從源頭上減少高后果區形成。要設立管道保護紅線,留足城市發展空間,防止管道建成之日就是高后果區形成之時。

四是重視高后果區環境。目前地方政府以及管道企業對人員密集型高后果區比較關注,對環境敏感型高后果區重視不足。后者一旦發生管道失效,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同樣不可接受。我們要充分認識生態環境保護的極端重要性,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從提升管道本質安全著手,進一步強化環境敏感型高后果區風險管控。

五是建立政企合作機制。要協助政府定期組織召開聯席會議,研究高后果區管理的重大問題,及時與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對接,報備管道路由信息,納入城市發展規劃。通過規劃部門了解管道兩側200米(或潛在影響半徑)范圍內的規劃建設信息,及早采取措施預防新增高后果區。對可能存在新增高后果區的情況,要第一時間書面報告地方管道保護部門,協調對方調整建設規劃。對存量高后果區管道周邊人員、建筑物增加的情況也要高度關注,防止地區等級進一步升高。 

作者簡介:胡江鋒,1976年生,高級工程師,現任西部管道公司總經理助理、管道部(保衛部)經理,長期從事管道管理工作。聯系方式:0991-7561392,hujf02@pipechina.com.cn。

 

管道保護法實施難點與對策建議


高強

國家管網集團北方管道公司

 

預防管道上方違法占壓問題。管道保護法禁止管道中心線兩側各5米范圍內存在建構筑物、大型物料或設備堆場及深根植物等。其原因是重物占壓造成管道上方土體不均勻沉降,導致管道變形、焊縫失效,同時由于占壓物鄰近管道,管道如果發生失效將對占壓物直接造成損害,并有可能導致人員傷亡。占壓物一旦形成,治理周期往往很長、清理難度極大,使管道管理風險不斷累積,后果難以預料。因此,從源頭采取措施防控占壓行為的發生非常關鍵,有三點對策和建議。

(1)設計階段優化路由。因客觀條件限制,為提高土地利用率,一些新建管道路由周邊存在大量建構筑物、人口密度高等情況。設計階段應盡可能對路由進行優化,避開經濟發達和人口稠密地段,降低占壓物形成的可能性。

(2)建設階段確保零占壓。對于無法規避的建構筑物,應在建設期予以清理。管道下溝后,應立即開展巡護管理,及時發現并清理新建占壓物,防止已拆占壓物復建,確保新建管道零占壓。

(3)運行階段加強管理。一是管道企業依法履行管道保護職責、加強線路巡護,一旦發現占壓違法行為應立即制止,有困難的要立即上報地方管道主管部門,請地方政府出面組織清理。做好跟蹤調查,防止死灰復燃,堅決杜絕形成事實占壓。二是完善地面標識和警示標識,明確管道路由,防范第三方施工破壞和違法占壓。三是運用無人機等技術手段,采集管道周邊地理信息,通過定期比對排查是否有新增占壓,“治早治小”,及時發現及時處置,防止久拖不決。四是建立企企協防、政企聯防合作機制,管道企業應在投產60日內將管道路由向地方政府報備。落實管道保護法第十二條、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和第四十四條規定,聯合政府及管道主管部門,依法解決違規違法審批造成占壓,不規范或不按圖施工造成占壓以及亂拉亂建等占壓問題。五是充分發揮新聞媒體作用,在管道沿線和重點區域開展法律、法規及管道保護有關知識的宣傳,教育和引導廣大群眾知法守法,建立信息獎勵、激勵機制,營造良好的管道保護氛圍。

管道企業用地權利問題。隨著“全國一張網”、全國儲氣能力建設工作加快推進,加上管道用地性質和地方規劃發展布局,管道用地問題日益突出。管道用地大致可分為永久用地、臨時用地和管道通過用地三種形式,其中管道通過用地即管道保護法規定的管道中心線兩側5米范圍內的土地。因管道通過對土地使用帶來一定影響,如不能種植深根植物、不能修建溫室等建構筑物等,由此產生的利益沖突日益明顯。部分省市要求管道建設臨時用地按照管道中心線兩側5米范圍支付永久性征地費用,但管道企業卻無法享有相應的用地權利。如在管道投產、運行維護期間使用(中心線兩側5米范圍內)土地時,管道企業仍被要求賠償巨額的地面附著物補償費用,嚴重干擾了隱患排查和維搶修工作,加大了運營成本。

建議在管道保護法修訂時,對已按照永久用地標準給予補償的管道通過用地(管道兩側5米范圍內土地),法律應明確管道企業擁有土地使用權。管道企業允許有關單位和個人種植淺根植物,因管道巡護、檢測、維修造成的農作物損失,管道企業不予賠償。 

作者簡介:高強,1979年生,畢業于撫順石油學院,北方管道公司管道部副經理,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管道保護相關工作。聯系方式:13933929965,gaoqiang@pipechina.com.cn。

 

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和危機意識


趙冬野

國家管網集團西氣東輸公司

 

當前管道外部安全面臨許多挑戰,各級政府對管道保護工作的要求越來越嚴,人民群眾對處理好工農業生產與管道保護之間關系的訴求也越來越多。做好管道安全保護工作事關國家能源安全和公共安全,也關系到企地和諧發展。作為管道保護隊伍中的一員老兵,深感責任重大、壓力巨大、使命光榮。

要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和危機意識。這不僅是對企業基層員工的要求,更是對各級管理人員的要求;不僅在特殊時期要具備這種意識,在平時也要保持安全生產弦不放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干部不要當得那么瀟灑,要經常臨事而懼,這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要經常有睡不著覺,半夜驚醒的情況,當官當得太瀟灑準要出事。”這句話用在管道線路管理上非常貼切。我們要牢固樹立今天的懈怠和疏忽就是明天的隱患和事故這樣一種認知,每天臨睡覺之前都要想一想今天的問題和隱患是否都處理妥當?如果發生突發事件,是否有臨時控制風險的手段?只有多一些捫心自問和自我檢視,時刻考慮最不利的后果和影響,才能有最充分的準備,爭取最好的結果。

要高度重視風險信息收集工作。風險信息收集是管道保護最基礎的工作,是確保管道免受第三方損傷的重要條件。實踐證明,只要把風險信息收集到位,做好現場過程管控,完全可以預防管道被第三方損傷的事件。但如果不主動去做或者說不重視信息收集工作,那么管道的安全是得不到任何保障的。因此我們要牢牢樹立這樣一種理念:收集不到信息是最大的風險,收集到信息而沒有做好過程管控是最低級的錯誤。有些人認為信息收集是件很簡單的事情,只要定期到政府相關部門進行匯報,或者到相關的公路、鐵路、設計、勘察單位走訪一下,再到農田戶主家里轉轉,多組織幾次宣傳告知,對方就會主動給我們報送施工信息。但如果真這么簡單,很多事故事件就不會發生了。

要取得信息收集的主動權,應維護好幾個關鍵的信息群,重點是信息員、巡線員、挖機手、村組長、地方政府工作人員群等。要及時維護,定期互動,密切相互聯系。要反復宣傳保護管道和光纜的重要性、信息獎勵政策、事故事件及懲處的案例,在管道沿線形成“管道光纜像高壓線”一樣碰不得的社會共識。因此,在風險信息收集方面馬虎不得、松懈不得,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耳聰目明,心中有數,防微杜漸,從源頭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

管道保護工作看似簡單,實則包含了法律、管理、技術等多門學問,要求工作人員具備較高的智商和情商,既能與政府官員打交道,又能和普通群眾交朋友。要有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既重眼前也要重長遠。就和巡線一樣,不能僅局限于視野所及的范圍,更要關注遠在視野之外的情況。管道保護工作是管道企業安全生產的第一道防線,也是最后一道防線,出現任何一點問題,都有可能造成顛覆性、災難性后果。所以我們要永遠如履薄冰,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去做好管道保護工作。 

作者簡介:趙冬野,1982年生,高級工程師,現任西氣東輸公司管道部副經理,東北石油大學油氣儲運專業碩士研究生,長期從事管道保護工作,主管管道線路巡護、第三方風險管理、高后果區管理、管道腐蝕控制、管道檢驗檢測等工作。

 

高后果區管好存量控制增量探討


董博(圖) 雷宏峰

國家管網集團北京管道公司

 

做好高后果區管理是管道安全發展的重點和難點。目前陜京管道沿線共識別高后果區288處,其中人口密集型高后果區240處,占比83%。如何管好存量、控制增量,加強高后果區管控,需要分析其產生原因,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措施。

一是法律標準不統一,執行偏差大。《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第三十條將管道線路中心線兩側各5米地域范圍規定為管道保護的核心區域,禁止種植深根植物、修建建筑物、構筑物等危害管道安全的行為。GB 50251-2015《輸氣管道工程設計規范》4.1.1規定,管道中心線與建(構)筑物的最小間距不少于5米。由于法律和標準對距離的要求不一致,地方政府規劃城鄉建設項目一般都按照距離管道中心線5米審批,很少考慮管道的潛在影響半徑,導致高后果區無序增長。

二是土地資源緊張,路由矛盾大。陜京一線1997年建設初期管道沿線尚未大規模開發,管道周邊人煙稀少。隨著地方經濟快速發展,工廠、居民區、易燃易爆場所離管道距離越來越近,管道保護用地不斷被蠶食,周邊逐漸形成了一批高后果區。

三是責權利不匹配,企地矛盾大。管道占地為臨時性用地,管道企業為途經地區稅收貢獻較少,地方政府優先考慮經濟發展,往往忽略管道保護相關要求,導致管道上方出現占壓或保護距離不足問題。

為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完善法律規范,建立高后果區安全距離紅線。修訂完善管道保護法、有關工程設計規范等,要求設計階段對高后果區采取識別與避讓措施。加快制定完善管道規劃與城鎮規劃銜接設防標準、管道保護距離標準、人口密集場所和易燃易爆場所等與管道的安全間距標準。研究設立管廊帶、保護帶和咨詢區,保護帶內禁止修建人口密集場所,咨詢區內從事項目開發時建設方應與管道企業進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并經過政府批準后方可建設。

遵守法律法規,夯實高后果區企地共治責任。《關于加強油氣輸送管道途經人員密集場所高后果區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監總管三﹝2017﹞138號)規定各有關部門和企業要認真管好存量,嚴格控制增量。前者是要落實好管道保護法第五十九條規定,后者著重落實好管道保護法第三十一條規定。政企共同推動風險較大場所的搬遷、清理或采取必要防護措施,直至對管道改線等治理措施,消除安全隱患。

加強規劃對接,嚴控高后果區項目審批。管道企業應主動向當地管道保護主管部門和規劃部門報備管道路由,加強與地方政府規劃、建設等相關部門合作,了解管道周邊新立項工程信息,爭取各方面的支持,避免在管道潛在影響半徑內進行較大規模的開發建設。

嚴格報備申請,加強高后果區范圍施工審查。管道保護法第三十五條要求在管道周邊不同距離范圍的施工作業,應向管道保護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管道企業應主動商請主管部門制定分級申請和管理辦法,有效防范和降低施工帶來的風險。

加強企地聯動,爭取高后果區保護支持力度。管道企業要積極依靠沿線地方政府的組織領導,做好高后果區保護工作。同時在資源稅、企業注冊、占地補償、油氣指標利用等方面,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向有關部門提供必要的工作協調經費等。 

作者簡介:董博,1981年生,高級工程師,2003年畢業于河北工業大學,現主要從事管道管理工作。聯系方式:13231688760,dongbo03@pipechina.com.cn。


盡快設立油氣管道安全保護距離標準


王彤

山東省德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油氣管道作為國民經濟的動脈,安全保護工作同城鄉建設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德州市為例,境內現有長輸油氣管道22條,1000余公里,管道高后果區近200處。由于安全保護距離不明確,當地方進行土地開發建設時,埋在地下的油氣管道便成為一大制約因素,引起各方的爭議。

從法律法規層面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和《山東省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規定在管道線路中心線兩側各五米地域范圍內,禁止挖掘深根植物、挖掘施工、修建建筑物構筑物等危害管道安全的行為。從國家規范標準看,GB/T 34346―2017《基于風險的油氣管道安全隱患分級導則》給出天然氣管道發生失效后的潛在影響半徑公式,即r=0.099D,如管徑為1219 mm、最大壓力為6.0 MPa的天然氣管道,其潛在影響半徑約為295米。以上法律法規規定的五米距離僅是底線要求,而潛在影響半徑在現實中難以得到有效執行。                

近年來,德州市已出現多起因安全保護距離不明確,導致地方項目建設和油氣管道產生矛盾的事例。若支持新建項目必然形成新的高后果區,甚至人員密集型高后果區,增加了安全風險和管道保護難度。而要避免產生高后果區,就需要對現有管道進行遷改。經測算,遷改1公里油氣管道所需費用約為800萬元(含土地遷占費和管道建設費),高昂的遷改費用使地方和項目建設方均難以承受。協調此類工作時,地方主管部門既要秉持“后建服從先建”原則全力以赴保障油氣管道安全,又要在合理范圍內兼顧項目建設發展,協調難度與日俱增。

按照山東省能源局2020年印發的《山東省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審批制度》規定,從事可能影響油氣管道保護的施工審批,對于管道周邊建設施工項目,如果安全距離存在爭議的,雙方協商不一致,由管道保護主管部門組織專家對施工方案進行安全評審,做出是否批準作業的決定。筆者認為,雖然不可否認專家的經驗和智慧,但由于缺少相應的國家規范,評審過程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不利于徹底解決問題。對這類矛盾,一旦協調處理不好,將影響雙方關系和安全發展。為此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完善法律法規,細化指導意見,解決好當前油氣管道安全保護距離之爭。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根據“保障石油天然氣輸送安全,維護國家能源安全和公共安全”要求,對《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和國家相關標準及時進行修訂,出臺具體實施意見,明確安全保護距離要求。例如在法律規定的五米和規范規定的潛在影響半徑之間,細分成不同距離區段,每個區段制定不同的建設項目清單和防護要求,提高法律和規范的可操作性。

二是加強規劃銜接,從源頭減少或杜絕管道安全距離不足等問題。各級管道規劃要同地方國土空間規劃深度銜接,厘清各類用地和油氣管道建設的關系,減少或杜絕油氣管道高后果區的出現。建議國家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建設城市地下管廊,實現集中管控,節約用地,提升城市安全發展水平。

三是建立地企協調機制,以高質量安全推動高質量發展。堅守安全底線、促進能源發展、服務人民群眾是地企的共同目標,為此要進一步暢通聯絡機制,建立問題疏導途徑,必要時成立聯合工作專班,合力攻堅、紓難解困,積極創建利益共享、責任共擔的安全合作模式。 

作者簡介:王彤,現任德州市發改委油區辦副主任。

 

如何做好管道高后果區增量控制


艾虎

西氣東輸武漢輸氣分公司

 

近年來隨著城鄉經濟發展,管道周邊人員密集型高后果區不斷增加,公共安全風險不斷升高,成為困擾政府和企業的難題。

在管好高后果區存量方面,分公司按照GB 32167 ―2015《油氣輸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規范 》 要求,定期開展高后果區專項識別與風險評價,編制“一區一案”,落實日常巡護、入戶宣傳,確保管道本體安全可靠,管控好第三方施工破壞風險,加強地企聯動應急演練,提高突發事件應急響應能力。

在控制高后果區增量方面,分公司開展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盡量做到關口前移,主動聯系規劃部門把管道規劃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從源頭上控制管道高后果區增量。去年湖北省某市高新區政府針對油氣管道兩側新建項目涉及高后果區問題,發文要求:“各單位要統籌發展和安全,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理念,新落戶在管道兩側200米內的建設項目,在編制安全預評價報告時聘請具備陸上油氣管道輸送相應資質的評價單位,將油氣管道風險辨識、危險分析、應對措施進行專篇分析評價,并提出明確結論。未開展長輸管道風險專項評價,不能作為相關規劃依據。”從而在項目規劃選址階段妥善有效的處理好高后果區增量問題。

二是依法合規管控,確保高后果區存量規模不增加。在獲取新增建構筑物信息后,立即按影響分析、備案及風險告知、風險評價、實施管控等四個環節展開過程管理。及時向項目建設單位、管道保護主管部門告知風險,協調規劃部門調整項目規劃,盡量避免新增高后果區。如無法避免新增高后果區,由建設單位聘請有資質的評價單位開展定性和定量風險評價,對新建項目涉及油氣管道高后果區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分析,結合法律法規、技術標準進行評估,提出預防或消減風險的對策措施。湖南某公司在位于某輸氣管道三級高后果區內規劃建設高層樓盤項目,擬居住人口超過5000人,距離管道最近處不足10米。經分公司多次向地方政府建議,有關部門組織專家經過評審,認為該項目存在不可接受風險,決定暫停項目建設,重新調整項目規劃。

三是面對城市規劃建設無法避讓管道,而管道高后果區風險評價又不可接受,在這種情況下,分公司根據管道保護法第五十九條規定,主動向當地政府匯報,共同研究制定管道遷改方案,在釋放管道周邊土地資源的同時,從根本上解決了管道周邊公共安全風險問題。如湖北省某市要在管道周邊規劃建設學校園區,某地要建文化旅游場所,最終通過管道遷改使城市發展用地得到滿足,管道風險得到管控。

總之,管道高果區管控需要企業和地方政府的緊密配合,管道企業做好管道安全管理,地方政府統籌發展和安全,進行合理規劃建設。 

作者簡介:艾虎,西氣東輸武漢輸氣分公司經理,高級工程師。


上篇:

下篇:

關于我們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廣場南路77號3026室 郵編:730030 郵箱:guandaobaohu@163.com
Copyrights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管道保護網 隴ICP備18002104號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3034號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3034號
  • 95_95px;

    QQ群二維碼

  • 95_95px;

    微信二維碼

咨詢熱線:187198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