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大董紹華教授當選歐洲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
來源:石大新聞 作者:于曉鵬 時間:2024-3-29 閱讀:
近日,歐洲自然科學院(European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公布新增院士名單,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董紹華教授增選為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成為該院首位安全科學與工程、油氣管道工程領域的院士。歐洲自然科學院院長、主席團主席V.Tyminskiy院士向董紹華教授頒發證書,代表歐洲自然科學院對其當選院士表示祝賀。
董紹華,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管道技術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管道完整性與安全工程技術專家,國家級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北京市“氫能產業與安全”智庫基地帶頭人,北京市應急管理學科帶頭人,北京市高精尖學科“城市能源安全與供給保障”學科帶頭人,入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英才工程”。他立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產業發展需求,推廣應用油氣管道系統完整性先進技術,解決了我國管道安全保障關鍵技術難題,牽頭制定GB42097-2022地上石油儲(備)庫完整性管理規范,以及國際、國家、行(企、團)標準65部,為我國長輸管道事故率由0.4次/千公里年下降到0.15次/千公里年作出貢獻。
董紹華教授曾承擔10余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重大儀器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研制大型裝備100余臺。他牽頭研發了超高清亞毫米級漏磁、變形檢測、IMU位置檢測等三位一體的復合檢測器;攻克了燃氣管網缺陷檢測、泄漏精準定位、快速修復等技術難題;建立了海底管道完整性技術體系,研制了海底管道高通過性可變徑中心線測繪、泄漏、懸空等內檢測技術;開發了國際領先的管道射線底片、PAUT智能化識別技術和系統,完成100余萬張射線底片的AI評價。曾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省部級獎勵20余項,出版學術著作25部,取得授權專利47件。 2005年以來,連續擔任15屆石油天然氣管道安全國際會議大會主席。
歐洲自然科學院由多國科學院院士及知名學術團體創建,覆蓋了33個國家,是國際上跨地域和學術領域認可度最高、影響力最大的科學組織之一。該組織嚴格遵循院士遞補制度,選拔過程涵蓋院士推薦、形式審查、答辯審核、投票選舉、主席團審議、公證以及勛章授予等環節,確保每位入選院士在自然科學領域取得杰出成就,并具備顯著的創造性貢獻和影響力。歐洲自然科學院現有1700名院士,設有路德維希·諾貝爾獎獲獎者通道,多名院士曾獲諾貝爾獎,另有30多名院士是愛因斯坦獎、哥白尼獎等世界著名科學技術獎的獲得者。
上篇:
下篇: